首页 | 部门简介 | 机构设置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政策法规 | 规章制度 | 老年之窗 | 创客空间 
 首页 
 部门简介 
 机构设置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政策法规 
 规章制度 
 老年之窗 
 创客空间 
老年之窗
当前位置: 首页>>老年之窗>>正文
共产党人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学习建党百年历史有感
2021-05-31 16:55 田伟 

在学习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史、新中国发展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我们发现:一辈接一辈的革命家共产党人在革命前进奋斗的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和困难,但最终都能取得胜利的根源:就在于这些共产党人始终在革命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 

要理解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内涵,就必须首先弄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马克思是科学“巨匠”,但是“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1】 

马克思一八四七年加入共产主义同盟并领导该同盟。一八四七年十二月至一八四八年一月,受该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委托,马克思同恩格斯一起起草同盟纲领。这就是共产主义同盟纲领性文献《共产主义宣言》。该“宣言”第一段第一句就提出了共产主义问题,在该“宣言”最后一段又一次的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并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领第一段末提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看来,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若干理论中的核心内核。为了深刻理解党的理想和信念的内涵,首先要学懂弄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既不是西方所说什么怪影,也不是有些人说的什么绝对真理,因为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学说。是正确认识主客观世界的伟大“认识工具”。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学说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我们从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内容分析来加深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主义。马克思在坚持唯物主义同时,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中继承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取得许多成果。马克思使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能产生的黑格尔体系的成果丰富了哲学。其中成果中最重要就是“辩证法”。“辩证法”是最完备最深刻而又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这种学说认为反映永恒发展的物质的人类认识是相对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马克思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给了工人阶级。辩证法是一门:“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制度是政治上层建筑借以树立起来的基础。马克思在继承和发展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部分的基础上,发展了政治经济学。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写到:“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研究这个历史上一定为生产关系的发生,发展和没落。就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内容。于是马克思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细胞商品开始,研究整个资本主义生产交换的全过程。资本是怎样从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中不断交换中生产出剩余价值的,从而揭示出资本家利润来源的秘密---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马克思把剩余价值学说这个理论武器交给工人阶级,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使工人认识到资本家的利润来源,资本家财富的来源都是工人阶级给创造的,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不是相反。 

现代资产阶级本身原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原是生产和交换方式多次变革的产物。资产阶级在人类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那是和它以前的社会制度比较而言。资产阶级占有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而它所创造成的生产力比先前一切世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宏伟众多。然而,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所借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脚底下抽去了。它所产生的首先是它自身的掘墓人。结果,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同样,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也是不可避免的。 

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财产所有权,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财产所有权。从这个意义上讲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用一句话来表示:“消灭私有财产权”。消灭私有财产权是一场革命。革命的手段多种,其中包括使用暴力手段在内,它是唯一最主要有用的手段。 

(三)科学社会主义 

当奴隶制被推翻而“自由”资本主义就出现的时候,同时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采取用批评、指责、咒骂、劝导富人说剥削是不道德的。 

马克思在批判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中,不断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马克思的天才就在于他最先从这里得出了全世界历史提示的结论,并且一贯推行这个结论,这一结论就是关于“阶级斗争”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无产阶级才能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政治的国家。保证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度。 

马克思指出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的共产主义社会,因此,它在各个方面,在经济、通法和精神方面都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马克思称之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 

马克思接着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之后,当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的时候,当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第一需要的时候,当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也增长起来,而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的时候,——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下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到了这个阶段就是马克思说的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从以上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内容分析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即庞大更系统。其中最精华部分有: 

一是唯物论与辩证法,二是资本与剩余价值,三是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四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在四个精华部分有四个更精彩的学说,辩证法学说;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共产主义学说。以上四个学说都是互相贯通相连的。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是十九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这三种主要思潮就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同法国一般革命学说相连系的法国社会主义。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紧,构成马克思主义学说。 

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同时也给了俄国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指引下,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国情相结合。全面发展了马克思,在反帝反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继承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列宁主义阶段。在伟大革命导师列宁领导下,终于在一九一七年十月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无产阶级取得了红色政权。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传到了中国,中国共产党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共产党的思想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奋斗,成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建国后,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正在富起来,现在的中国正处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但是,我们并没有因逐渐富起来而止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继续领导中国人民奔向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二、坚持理想信念追求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 

现在,在我们党员干部中有部分人,党的理想信念缺失主要有下列表现: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缺失,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难以实现的幻想;二是,有的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三是,是非正义观念淡薄,原则性,正义感退化;四是,对社会主义前途失信,向往西方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社会方式;五是,在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原则问题上的大是大非面前,不敢说不,甚至绕道走,等等。 

以上这些表现充分的说明了,我们党员干部一部分人,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还没有完全入党。组织上入党是一时一事的事,写个入党申请、组织上考核、谈话、填个表,支部大会举手表决通过完事。可是思想入党就不是那么容易,可能是一辈子的事,如不努力坚持党性修养,有的人就是一辈子思想也入不了党。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一再证明,凡是美好的东西它的诞生,必然要经过阵痛、反复阵痛、难产的过程。何况一个美好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它的诞生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就可想而知了。 

党的十九大,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党的建设规律,着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有: 

第一,把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增写为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让全党认识到:坚持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坚持不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补好党员思想入党课,彻底解决思想入党的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即取决党员的数量,更取决于党员的质量。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中国来说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有了这个信仰,全党就会坚强有力,敢于为实现信仰而牺牲,有了这个信仰,党就会坚如磐石,共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第三,坚定理想信念是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是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战略举措。当前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坚定全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革命理想信念高于天,中国没有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的中华儿女,就没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新中国今天特色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设成现代社会主义强国,离不开理想信念的力量。我们共产党人锤炼党性,首要的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们要学习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的执着精神,坚定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坚忍不拔,风雨无阻朝着我们的目标奋勇前进。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要引起高度重视。事实表明,坚定全党的理想信念的任务十分必要而紧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广大党员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不断筑牢理想信念,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3]理想信念缺失,是腐败的根源。如有的大官大贪,小官小贪,利用手中的权力,总想捞一把。反腐力度必须加大,不但要打老虎,拍苍蝇,更要灭蚊子还要踩蚂蚁。 

三、习近平是中国新时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习近平是怎样,从一个马克思主义学习者、信仰者、实践者、执行者,成长为中国新时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领导者。【4】 

习近平总书记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共产党的总书记,走到现在他真的不容易。他有过曲折的少年时代,有过奋斗的青年时代。他从农村大队支部书记到党中央总书记,从普通农民到国家主席,从普通军官到中央军委主席。他在党和国家机关各个领导层都干过。从西北到华东,再到东南沿海地区,中国的西部、东部地区都待过。农民、大学生、军人、干部他都当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经历,这些重要岗位的历练,这些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对他担当重任,继往开来是不可或缺和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此期间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走访干部和群众的过程中,使他全面深刻地了解新中国的国情和领会了民意。 

世界上,人“没有天生”伟大的。习近平是全国知青插队年龄最小的一个,那时他是十五岁的孩子娃,去的地方最艰苦,插队的时间最长是回城最晚的知青之一。经过七年的知青生活的艰苦考验,过了一关又一关,特别重要的是闯过了“思想关”。他在极端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他经过七年的知青生活艰难困苦的历练,使他身心强壮,意志坚强。他勤奋尚学,在知青生活业余时间,读了马克思主义一系列的原著,如《资本论》等,学习方法灵活有效如读马克思《资本论》时,把原著辅导教材对照读,很快就理解了原著的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这样做使他能看懂弄通许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原著。他的理论基础扎实深厚,知识面广泛。习近平青少年坚持发奋读各种马列的原著,同时坚持长期反复实践,使他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这是他今天成为新中国新时代伟大马克思主义者的关键环节。今天的共产党总书记,是他在党的培育和良好的革命家庭红色基因影响下,使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习近平在中国新时代提出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论断,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人的思想也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习近平的新思想是新时代的产物,同样习近平的新实践必然产生新理论。 

习近平是新时代伟大的马克思者,他的新思想不仅对中国具有化时代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全世界人民也具有现实重大指导意义。如,他提出的: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马克思主义是解放全人类的学说,必须具有国际观,从以上他给全世界人民指出前进奋斗目标,充分证明了他是当代合格的伟大马克思主义者。[5] 

在一百七十三年前(一八四八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正文最后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6】在当时这个“宣言”,振动了整个欧洲,振动了全世界人民。对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样,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也必将振动全世界对全世界人民谋发展奔富强,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是第一个《共产党宣言》的口号,那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第二个《共产党宣言》的口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需要一代又一代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中国人民的梦想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是相通的。因此,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习近平是新时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全党全国人民都要学习他、拥护他、爱护他,向他看齐!在他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完成党在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继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 

注释 

【1】见1979上海版《辞海》第2588---2589页 

【2】见《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70年10月第二版442---447页 

【3】见《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149---156页 

【4】见《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1---452页 

【5】见《党的十九大报告》46---48页 

【6】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人民出版社1961年北京1---452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沈阳大学